旧版 English

“维特根斯坦、逻辑与哲学”在线国际研讨会召开

  为纪念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出版一百周年而筹办的“维特根斯坦、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受“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于2021年6月26日以在线形式举行,会议通过学术志平台直播和回放。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国卫斯里安大学、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和国内山西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的十余位学者受邀参会,围绕《逻辑哲学论》的逻辑与哲学问题、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诠释、维特根斯坦对逻辑与哲学的贡献、维特根斯坦与中国思想的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的工作语言为英语。

  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陈波教授在简短的开幕致辞后,主持了上午的两场主题报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米尔恰·杜米特鲁(Mircea Dumitru)教授的主题报告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必然性概念”。正统观点认为,《逻辑哲学论》中的必然性是逻辑必然性,即重言的必然性。但是根据6.11,重言式是一种无意义的命题。那么,为何有人会对一种不传达任何信息内容的必然性有兴趣?重言式对形而上学世界观有何作用?维特根斯坦通过一个结合了语言与世界的形式属性的结构来回答以上疑问。但是杜米特鲁教授认为,这本书所倡导的对模态的叙述将在以下两个方面遇到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出于处理比如“颜色语句”的需要,我们会同意存在非重言的必然命题,因为颜色语句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重言的,但承认非重言的必然性将会让这本书的观点不融贯。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将本书的观点放入当今模态形而上学研究支持的视角中,也就是说,本书中的必然性概念在多大程度上恰当地对待一个更有力的形而上学必然性概念,后者是处理诸如个体本质、事物的本质或起源的必然性等问题所必需的。

  美国卫斯理安大学谢舜虎(Sanford Shieh)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双边主义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逻辑哲学论》的5.124(“一个命题肯定了由其得出的每一个命题”)似乎预设,肯定命题的是命题而不是人。将5.124理解为维特根斯坦的特殊定义,即通过基于二值布尔赋值的语义逻辑后承来定义命题肯定命题,在当代哲学家看来非常奇怪。谢舜虎教授提议,用维特根斯坦在本书中对动词“bejahen”(肯定)和“verneinen”(否定)的使用来解释5.124,并根据斯迈利和拉姆菲特的当代双边逻辑(bilateral logic)对这些使用进行重构。对于基本命题迭代应用维特根斯坦的“N算子”所产生的抽象描述命题,该重构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语形后承和该语言的证明论语义。而5.124作为这个证明论语义的语形后承的可靠性和完全性断言而出现;如果基本命题的基数至多是可数无穷,则这一主张可以得到证实。

  杜米特鲁教授主持了下午的三场主题报告。山西大学江怡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对《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神秘主义的中国理解”。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关于《逻辑哲学论》的神秘主义,有两类较为流行的解读:经典解读或称不可说论解读承诺了神秘主义,而治疗性解读通过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解释拒绝了神秘主义。江怡通过张申府、冯友兰、洪谦等中国哲学家对《逻辑哲学论》的中国理解,反驳了前面两种对神秘主义的不同态度。他指出,《逻辑哲学论》中的“不可说”并不是任何形式的神秘主义,对《逻辑哲学论》的中国解读是无需任何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解读。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毕明安(Michael Beaney)教授的主题报告是“Knowing与Knowing-as:通过后期维特根斯坦理解后期墨家”。他在这个报告中,尝试用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看”(seeing)和“看作”(seeing-as)的讨论以及他的一般哲学方法来帮助理解后期墨家的逻辑和认识论。特别是,他通过与“看作”的类比,勾勒出一个“knowing-as”概念来阐明墨家“知”(knowing)的概念。在他看来,运用“knowing-that”(问题之知)与“knowing-how”(能力之知)之间的当代标准区分,将会歪曲对墨家思想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发展出一个不同的概念,其不仅能阐明墨家思想,还能缓解“knowing-that”与“knowing-how”区分的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阿德里安·摩尔(Adrian Moore)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是超验观念论者吗?”观念论认为,我们的表征所对应的界限(limit)部分地由表征本身的某些特征设定。经验观念论(Empirical idealism)包含的附加条款是:这些界限的设定就在界限之中;它本身就是我们的表征所回应的一个方面。而超验观念论(transcendental idealism)包括的附加条款是:这些界限的设定在界限之外;它本身不是我们的表征所回应的那个方面,而界限是关于它的极限(limitation)。摩尔在报告中主要考虑了伯纳德·威廉姆斯在《维特根斯坦和观念论》中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解,并对于将后期维特根斯坦看作一个超验观念论者的理解表示同情,但他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著作中的段落,为如何去抵制这样的解读给出了建议。

  谢舜虎教授和西北大学张学广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其他六场特邀报告。张学广报告了“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实践’概念分析”。他指出,维特根斯坦在从理想语言到日常语言的转变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人类实际使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所以在重返剑桥后的所有文献中都大量使用“实践”概念,明确将语言的训练、学习、理解、使用、遵守规则看作一种实践活动。尤其是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第7节,维特根斯坦通过“实践”概念引入“语言游戏”概念。这表明,“语言实践”概念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居间角色,一方面将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实践哲学、尤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紧密关联起来,形成思考人类实践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游戏”等独创概念获得理解人类活动一个重要侧面——语言实践的新形式。张学广认为,“语言实践”以及通过此概念而勾连的历史悠久的实践哲学,对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以“语言游戏”为核心的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必不可少。可以说,后期维特根斯坦面向生活世界的语言哲学贡献了富于时代特色的实践哲学的新形式。

  中山大学黄敏教授报告了“《逻辑哲学论》中言说-显示之分的证成”。他首先分析了皮尔斯(David Pears)给出的论证,认为这是一个局部论证,只考虑了句子与实在之间描述关系的不可言说性,不足以对所有显示的东西都不可言说给出全局的解释。随后,黄敏教授给出了自己基于意向性的论证。在2.17及以下几节中,维特根斯坦解释了图像要从对象“外面”来描述对象。黄敏认为,要描述一个对象,图像与对象必须是两个东西,才能确定看图像的视角。对象被图像所描述,就是一个先确定视角,然后依照视角来看图像,从而看出图像所描述的情况的过程。视角依据所描述对象的类型而确定,它决定了图像的相关特征。图像从物理的东西(画布上的色块以及线条等等)中看出来,因此图像依附于使用活动。而使用活动是意向活动,因此图像是意向对象,而不是物理对象。另一方面,被描述的对象是意向活动之外的东西,它独立于图像。这一点决定了要有言说与显示的区分。显示是图像以及关于图像的事实在使用活动中的呈现,是使用者“看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言说,否则将会被置于意向活动之外,从而破坏它们充当显示之物的角色。

  北京师范大学代海强博士报告了“真与无意义”。关于《逻辑哲学论》中“这本书在于传达真理,同时这本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这一悖论,他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形而上学解读”和激进的“决断的解读”的思路。首先是区分两种“思想的真”,一种真与命题结构相同、后天为真,另一种真与命题结构不同、先天为真,整本书的核心旨在传达这种特殊类型的“思想的真”。原来的悖论通过这种区分得到消解,即“这本书在于传达与命题不同的‘思想的真’,同时这本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最后,思想的真与维特根斯坦想要达到的“伦理的目的”相一致,因此这种解读可以称为“伦理的解读”,其优势在于:化解原来的悖论;兼顾治疗的哲学目标;保留积极的伦理目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林允清教授报告了“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中的逻辑概念分析”。他指出,在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中,“逻辑”无疑是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它又是高度歧义的。他区分了“逻辑”在此书中的五种含义:形而上学的逻辑、我们认知框架中的逻辑、其他认知框架中的逻辑、其他可能世界中的逻辑和人类探究逻辑。从此角度,他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命题(如“这是一只手”和“地球已经存在很久了”)的看法,认为此看法是条理分明的。林允清认为,《论确定性》有两个重要结论:其一,局部怀疑主义(比如怀疑摩尔命题)是不可能被驳倒的;其二,只有全局怀疑主义(比如怀疑一切)才能被驳倒。

  浙江大学楼巍教授报告了“关于哈克的注释的两个评论”。他主张哈克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610节的注释是不恰当的。在这一节中,维特根斯坦主张咖啡的香味是不可描述的,正如人们也无法说出一段旋律所“表达”的东西,这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词语,相反,我们的日常语言是没问题的,无须被改造。哈克立论的基础是咖啡的香味是可以被描述的,如果我们觉得不能被描述,乃是因为我们把“以列举属性来描述实体”当作了描述的典型,但这样的注释方式无法与本节的大部分文本融贯起来,所以哈克的注释并不符合维特根斯坦的原意。

  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刘畅博士报告了“作为语力指示词的蔑称”。他指出,遵循奥古斯丁式语言观的“蔑称的成真条件内容理论”面临两个困难,其一是无法解释为何蔑称的有些使用不带有贬低性,其二是为何在疑问句中使用蔑称也带有贬低性。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蔑称的语力指示词理论”,该理论继承了维特根斯坦“意义即使用”的主张。蔑称的用途包含做出贬低这一言语行为和指称对象群体,因此蔑称的意义包含了贬低和指称两种用途。“意义即使用”的思路使得该理论能够解释蔑称的非贬低性使用以及疑问句中蔑称的贬低性。

  本次研讨会实际持续时间约七个半小时,与会者在会议期间保持了极高的专注与热情。每场报告都很详实、有深度,对于评论和提问,报告人也给出尽可能详细的答复。参会报告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基于具体文本、对具体问题的专精研讨;第二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和方法在当代新问题中的活用;第三是国际视野与中国元素的融合。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一代学者在成长,他们在国际视野、治学理念、学术基础、问题意识、运思方式、独立见解等方面都显现出别样的风貌、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学术发展前景。

  在闭幕致辞中,陈波教授首先感谢克服时差参会的杜米特鲁教授、谢舜虎教授、毕明安教授和摩尔教授,也感谢江怡教授等七位报告人为会议所做的贡献,感谢学术志网站提供的技术支持,还特别感谢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自2011年以来对“逻辑与哲学”系列国际研讨会的连续资助。他谈到,“xxx、逻辑与哲学”系列国际研讨会在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已经圆满举办十届,其中“xxx”标识会议主题,“逻辑与哲学”标识探讨主题的两条路径。他向参会者介绍并回顾了此前历届会议:“弗雷格、逻辑与哲学”(2011)、“克里普克、逻辑与哲学”(2012)、“蒯因、逻辑与哲学”(2013)、“威廉姆森、逻辑与哲学”(2015)、“悖论、逻辑与哲学”(2016)、“真理、逻辑与哲学”(2017)、“亨迪卡、逻辑与哲学”(2018)、“模态、逻辑与哲学”(2019)和“罗素、逻辑与哲学”(2020),以及由他主办的“如何做哲学:元哲学与哲学方法论”国际研讨会(2019)和参与筹办的“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世界各国哲学系主任会议”(2012)的举办情况。

  十多年来,“逻辑与哲学”系列国际研讨会已然成为一个颇具口碑和影响力的国内学者与国际学界进行学术对话与互动的平台。相信在未来,不管以何种形式,它仍会继续引领和促进尤其是年轻学者做出符合国际水准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2021年6月26日,“维特根斯坦、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参会者在线留影

  第一行从左至右:米尔恰·杜米特鲁(Mircea Dumitru)教授、阿德里安?摩尔(Adrian Moore)教授、毕明安(Michael Beaney)教授、陈波教授。第二行从左至右:谢舜虎(Sanford Shieh)教授、江怡教授、张学广教授、林允清教授。第三行从左至右:黄敏教授、楼巍教授、代海强博士、刘畅博士。

 

(作者:王洪光 全球信誉第一的平台哲学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